首页说文解字 › 卓的说文解字解释

卓的说文解字解释

匕部 部 8画 U+5353

zhuó

匕部

8画

U+5353

竹角切

𠤞,𠤟,㔬,𢂦

大徐本

卷别卷八上反切竹角切頁碼267頁,第7

𠤞

異體𠤟、㔬

𠤞高也。早匕爲㔬,匕卪爲卬,皆同義。

𢂦

異體

𢂦古文㔬。

附注按:甲骨文像以「畢」罩鳥的形狀,上為鳥的省形,下為「畢」形。篆文將「畢」的柄訛作甲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五反切竹角切頁碼685頁,第3行,第1

𢂦高也。早匕爲㔬,匕卪爲卬,皆同義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685頁,第4行,第1

古文㔬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八上反切竹角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540頁,第1許惟賢675頁,第6

𢂦高也。

段注《論語》。如有所立。卓爾。凡言卓犖,謂殊絕也。亦作卓躒。按《稽部》𥢔,特止也。《辵部》逴,遠也。《人部》倬,箸大也。皆一義之引伸。覲禮。匹馬卓上。九馬隨之。注。卓讀如卓王孫之卓。卓猶旳也。以素旳一馬爲上。素旳一馬,謂白馬也。鄭意白馬出眾故謂之卓。《史記》多叚淖爲卓。

早匕爲卓。

段注此上當有從匕早三字。匕同比。早比之,則高出於後比之者矣。

匕卪爲卬。皆同意。

段注意舊作義。今正。此與凡云某與某同,意同也。竹角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
古文㔬。

段注漢隸及今隸从。用古文而小篆廢矣。又疑古文恐是篆文之誤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古音如的。

白话解释

卓,高明。“早、匕”会义为,“匕、卪”会义为“卬”,都是相同的构字原理。“卓”,古文写作“”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字形從人子,以居人之上,表示高人一等。金文子字或訛變而近於「早」字,為戰國文字、篆文、隸書、楷書所承,人字則以「匕」字取代,而隸書、楷書改曲線為直筆,使字形趨近於「卜」字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高也。早匕爲㔬,匕卪爲卬,皆同義。(𢂦)古文㔬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