僵的说文解字解释
人部 部 15画 U+50F5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十五反切九商反頁碼第680頁,第1行,第2字述
偃也。從人畺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八上反切居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520頁,第5字許惟賢第667頁,第10字
偃也。
段注小徐及《爾雅・釋文》皆作偃。大徐作僨。非是。玄應引僵,𨚫偃也。仆,前覆也。按僵謂仰倒。如《莊子》推而僵之,《漢書》觸寶瑟僵皆是。今人語言乃謂不動不㱙爲僵。《廣韵》作殭,死不㱙也。
从人。畺聲。
段注居良切。十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仰倒曰僵(僨偃),僨倒曰仆【付】,今音為扑。
白话解释
僵,倒地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畺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畺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人所作為。從畺,聲符,注明音讀。隸書承之,右體中豎貫串二田。楷書承自篆文,二田中豎不連貫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人部

楷書
附检字
僨也。从人畺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