偕的说文解字解释
偕
xié人部 部 11画 U+5055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十五反切古諧反頁碼第669頁,第7行,第2字述
強也。從人、皆,皆亦聲也。《詩》曰:「偕偕士子。」一曰俱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強力也,能皆同於人是強也。《春秋左氏傳》曰:『衞北宫括不書於向,書於伐秦攝也。』言能自攝以從衆也。」
段注本
卷别卷八上反切古諧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486頁,第4字許惟賢第652頁,第9字
彊也。
段注《小雅・北山》。偕偕士子。傳曰:偕偕,強壯皃。
从人。皆聲。
段注古諧切。十五部。
一曰俱也。
段注《魏風・行役》。夙夜必偕。傳曰:偕,俱也。
詩曰:偕偕士子。
白话解释
偕,强壮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皆”作声旁。《诗经》上有诗句唱道:“强壮啊,那些在职的官员。”另一种说法认为, “偕”是共同的意思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作,由「人」、「皆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與人相關的。從「皆」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義。皆,本義為俱詞(音義相同的詞語),引申為一同、一併。會二字得偕同、共同之義。篆文承自戰國文字,而所從「皆」,前者從「曰」,後者從「白」(自的異體)。楷書承之篆文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人部

睡虎地簡32.5(隸)秦

老子甲後246(隸)西漢

居延簡346A(隸)西漢

晉太公呂望表(隸)西晉

楷書
附检字
彊也。从人皆聲。《詩》曰:“偕偕士子。”一曰俱也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