倪的说文解字解释
倪
ní人部 部 10画 U+502A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八上反切五雞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503頁,第2字許惟賢第660頁,第2字
俾也。
段注然則倪亦訓益也。若《孟子》反其旄倪。借爲嫛婗之婗也。《爾雅》。左倪不類。右倪不若。《左傳》注。城上僻倪。借倪爲睨也。《莊子》。不知端倪。借端爲耑。借倪爲題也。題者,物初生之題也。
从人。兒聲。
段注五雞切。十六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天倪(不可解),天研,或可解為天儀,古倪、儀通用。天儀者,天自然之象也。
俾也。耑倪當作耑題,題、倪古音同部。《莊子》「天倪」亦作「天研」。倪、儀古相通用,天倪或即天儀,即天自然之象也。⑴《莊子》「天倪」亦不可解,大约亦可作端倪之倪。天倪,自然之端倪也。亦可謂[儀]之假借。⑵
俾也。耑倪當作耑題,題、倪古音同部。《莊子》「天倪」亦作「天研」,倪、儀古相通用,天倪或即天儀,即天自然之象也。
白话解释
倪,裨益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兒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兒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其字關乎人性。從「兒」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義。兒,本義為嬰兒,引申為增益,會二字得俾益之義。楷書承自篆文,右體上端「
」變作「臼」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人部

熹.書.康誥(隸)東漢

穎川郟完城旦杜倪專(隸)東漢至魏晉

楷書
附检字
俾也。从人兒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