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的说文解字解释
作
zuò人部 部 7画 U+4F5C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八上反切則洛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494頁,第2字許惟賢第656頁,第5字
起也。
段注《秦風》無衣傳曰:作,起也。《釋言》、《穀梁傳》曰:作,爲也。《魯頌・駉》傳曰:作,始也。《周頌》天作傳曰:作,生也。其義別而略同。別者所因之文不同。同者其字義一也。有一句中同字而別之者。如《小雅》作而作詩箋云:上作,起也。下作,爲也。《辵部》曰:迮迮,起也。然則作迮二篆音義同。古文假借乍爲作。
从人。乍聲。
段注則洛切。五部。
白话解释
作,由卧或坐而站立。字形采用“人、乍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「乍」的後起字。乍,甲骨文作,從
(枱的古文),從入,會意,本義為從事耕種。假借為突然,乃加「人」旁為「作」。金文二例,前例承自甲骨文;後例從入,增益「攴」,示推枱入土之義。戰國文字二例,承自金文第一例,增益「人」字。篆文承自戰國文字,而「乍」形略有變異。隸書承自戰國文字第二例。楷書承自篆文,「乍」形略有變異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鐵81.3(甲)

京津703(甲)

小子作母己卣(金)商代晚期

頌鼎(金)西周晚期

姞氏簋(金)西周晚期

郙王劍(金)春秋

中山王昔方壺(金)戰國晚期

天策(楚)

包2.168(楚)

新零.472(楚)

包2.140(楚)

新零.204(楚)

說文‧人部

睡虎地簡8.2(隸)秦

老子甲54(隸)西漢

老子甲後383(隸)西漢

漢印徵西漢

熹.易.乾文言(隸)東漢

石門頌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起也。从人从乍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