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六上反切許尢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077頁,第2字許惟賢第474頁,第3字
息止也。
段注《周南》曰:南有喬木。不可休思。
從人依木。
段注許尢切。三部。
休或從广。
段注《釋詁》曰:休,戾也。又曰:庇,庥,廕也。此可證休庥同字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引申為美,安亦引申為美,同意。
息止也。引申為安,又引申為美,然訓美終不可解。
息止也,引申訓美者,因休則安(安从宀从女),安則美矣。罷曰休者,即本義。
白话解释
休,歇息,停止。字形采用“人、木”会义,表示人倚木。庥,这是“休”的异体字,字形采用“广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木」二字構成。表示人在木下休息之義。金文承之,而「木」形上端傾側向左。戰國文字承自金文,木形上端傾左尤甚,且與「人」形相接。篆文承自甲文,木、人二字相離,木形上端豎直。隸書、楷書之形承自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乙4779(甲)

乙484(甲)

前5.26.2(甲)

令鼎(金)西周早期

宜侯夨簋(金)西周早期

獻簋(金)西周早期

師害簋(金)西周晚期

新甲3.65(楚)

說文‧木部

說文或體

老子甲後283(隸)西漢

居延簡甲713(隸)西漢

華嶽廟殘碑陰(隸)東漢

范式碑陰(隸)曹魏

楷書
附检字
息止也。从人依木。(庥)休或从广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