順的说文解字解释
順
shùn頁部 部 12画 U+9806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十七反切殊問反頁碼第733頁,第5行,第1字述
理也。從頁川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九上反切食閏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672頁,第3字許惟賢第734頁,第1字
理也。
段注理者,治玉也。玉得其治之方謂之理。凡物得其治之方皆謂之理。理之而後天理見焉。條理形焉。非謂空中有理。非謂性卽理也。順者,理也。順之所以理之。未有不順民情而能理者。凡訓詁家曰從,順也。曰愻,順也。曰馴,順也。此六書之轉注。曰訓,順也。此六書之假借。凡順愼互用者,字之譌。
从𩑋川。
段注人自頂以至於歱,順之至也。川之流,順之至也。故字从𩑋川會意。而取川聲。小徐作川聲。則舉形聲包會意。訓馴字皆曰川聲也。食閏切。十三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理也。川古作鬊(髪也),𩠐字亦从川,故順者言頭髮之有理也。
理也。川字可借為鬊(髮也)字用,順之从川,亦借為鬊。順者,髮理也(頭髮之有理也)。
从川,川古可假作鬊,鬊,髮也。首亦从川,故順者,言頭髮之有理也。
白话解释
顺,梳理,使有序。字形采用“页、巛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、金文、戰國文字都從頁、從川,與篆文構形相同。金文有時把「頁」替換為「心」,寫作「」,是「順」的異體。段注本《說文‧頁部》:「順,理也。从頁、川。」段注:「字从頁、川會意,而小徐本作川聲,則舉形聲包會意。」頁,像人形而突顯眼睛,就是頭部。從頁,表示與頭部相關;從川,表示音讀,兼表「順暢」之義涵,會合表示順應之義,本義指順應、依循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規範字作顺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屯2080(甲)

𣄰尊(金)西周早期

中山王昔壺(金)戰國晚期

郭.緇.12(楚)

說文‧頁部

泰山刻石(篆)秦

睡.日甲3(隸)秦

老子甲134(隸)西漢

孫臏168(隸)西漢

熹.易.說卦(隸)東漢

晉辟雍碑陰(隸)西晉

楷書
附检字
理也。从頁从巛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