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的说文解字解释
辛
xīn辛部 部 7画 U+8F9B
大徐本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息鄰切頁碼第488頁,第2字續丁孫
辛
秋時萬物成而孰;金剛,味辛,辛痛卽泣出。从一从䇂。䇂,辠也。辛承庚,象人股。凡辛之屬皆从辛。
附注郭沫若《甲骨文字研究》:「辛、䇂實本一字……字乃象形,由其形象以判之,當係古之剞𠜾。《說文》云:『剞𠜾,曲刀也。』」「其所以轉為愆、辠之意者,亦有可說。蓋古人於異族俘虜或同族中之有罪而不至於死者,每黥其額而奴使之。……余謂此即黥刑之會意也。有罪之意無法表示,故借黥刑以表示之,黥刑亦無法表現於簡單之字形中,故借施黥之刑具剞𠜾以表現之。」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息因反頁碼第1137頁,第2行,第1字述
秋時萬物成而孰,金剛味辛,辛痛即泣出。從一、䇂。䇂,辠也。辛承庚,象人股。凡辛之屬,皆從辛。
鍇注臣鍇曰:「言萬物方盛初見斷制。民難與慮始,故辛痛也。人股漸焦殺,故象之辛,亦漸揫歛也。《律厤志》曰:『悉新於辛。』會意。」
段注本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息鄰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964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87頁,第4字
秋時萬物成而𦏧。
段注《律書》曰:辛者,言萬物之新生。故曰辛。《律曆志》曰:悉新於辛。《釋名》曰:辛,新也。物初新者,皆收成也。
金剛味辛。
段注謂成孰之味也。
辛痛卽泣出。
段注故以爲艱辛字。
从一䇂。
段注一者,陽也。陽入於䇂。謂之愆陽。息鄰切。十三部。
䇂,辠也。
段注辛痛泣出。辠人之象。凡辠宰辜辥辭皆从辛者,由此。
辛承庚。象人股。
段注冡《大一經》。
凡辛之屬皆从辛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辛部字多說犯罪,則辛亦有罪誼,引申為辛苦。
白话解释
辛,在四时中代表秋,入秋万物长成而熟落;辛在五行中代表金,金的特性刚硬;辛也代表辛味,辛辣痛苦就会流泪。字形采用“一、会义。
,表示罪行。在天干次序中,“辛”承续“庚”,字形像人的屁股。所有与辛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辛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之,最上一橫為飾筆,依次為刀面、護手,一豎為柄,像曲刀正面的樣子。金文承自甲文,沒飾筆;戰國文字之形,刀面下多一飾筆,不影響其音、義。篆文
和戰國文字之形相同。字經隸書,體變作
、
,頗失其形。楷書之形,貼近篆文之形,沿自於彼,甚為明顯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鐵164.4(甲)

甲2282(甲)

鳶且辛卣(金)商代晚期

耳尊(金)西周早期

利簋(金)西周早期

楚王酓肯簠(金)戰國晚期

包2.31(楚)

說文‧辛部

睡.日乙110(隸)秦

春秋事語67(隸)西漢

縱橫家書10(隸)西漢

一號墓印179(隸)西漢

孔龢碑(隸)東漢

熹.春秋.襄廿六年(隸)東漢

武威醫簡77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秋時萬物成而孰,金剛味辛,辛痛即泣出。從一、䇂。䇂,辠也。辛承庚,象人股。凡辛之屬皆從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