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賢的说文解字解释

賢的说文解字解释

貝部 部 15画 U+8CE2

xián

貝部

15画

U+8CE2

胡田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六下反切胡田切頁碼204頁,第9

賢多才也。从貝臤聲。

附注王筠句讀:「不言從臤者,古直以臤為賢,後乃加貝。」錢桂森段注鈔案:「其義為多才而其字从貝,葢从堅貝取譬為義,亦形聲兼會意之字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二反切由堅反頁碼521頁,第3行,第2

賢多才也。從貝臤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臤者,臣執事也。欲其用之,如貝之行也,如貝之積聚也。《詩》曰:『思皇多士,生此王國。』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六下反切胡田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116頁,第4許惟賢492頁,第9

賢多財也。

段注財各本作才。今正。賢本多財之偁。引伸之凡多皆曰賢。人偁賢能,因習其引伸之義而廢其本義矣。《小雅》。大夫不均。我從事獨賢。傳曰:賢,勞也。謂事多而勞也。故《孟子》說之曰:我獨賢勞。戴先生曰:《投壷》。某賢於某若干純。賢,多也。

从貝。臤聲。

段注胡田切。十二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多財也,引申為多(《投壼》「某賢於某」,《詩》「我從事獨賢」,賢皆訓多)。賢勞,多勞也。多財曰賢,多才亦曰賢。

多財也,引申訓多。「王事賢勞」,「教從事獨賢」皆多之意。○《投壼》「某賢於某若干純」,賢,多也。

白话解释

贤,多才多能。字形采用“贝”作边旁,“臤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始見於周金文,一般只用為人名。至戰國中山國金文字改作「」,參〈中山國方壺〉的「使得才良佐」;又改作「」,參〈中山國圓壺〉的「或得佐司馬」,見字已用為賢能意。字又見戰國秦簡,篆文以後的字形均承此而來,沒有改變。《說文》:「賢,多財也。」段注:「財,各本作才,今正。賢本多財之偁,引伸之凡多皆曰賢。人偁賢能,因習其引伸之義而廢其本義矣。」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規範字據行草形體稍變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多才也。从貝臤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