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徐本
卷别卷九下反切莫白切頁碼第318頁,第4字續丁孫
貉
北方豸穜。从豸各聲。孔子曰:「貉之爲言惡也。」
附注按:段注本作「北方貉,豸穜也」,注云:「各本奪貉字,今補。」又「貈」字下段注云:「今字乃皆假貉為貈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九下反切莫白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831頁,第3字許惟賢第800頁,第5字
北方貉。
段注各本奪貉字。今補。此與西方羌从羊,北方狄从犬,南方蠻从虫,東南閩越从虫,東方夷从大,參合觀之。鄭司農云:北方曰貉,曰狄。《周禮》大甸。獵祭表貉。注云:貉讀爲十百之百。
豸穜也。从豸。
段注長脊獸之穜也。故从豸。
各聲。
段注莫白切。古音在五部。下各切。俗作貊。
孔子曰:貉之言貉貉惡也。
段注七字一句。各本作貉之爲言惡也。今依尚書音義、《五經文字》正。尚書音義作貊貊。淺人所改耳。貉與惡㬪韵。貉貉,惡皃。貂貉二篆各本在犴篆之後。貆貍篆之前。今以《虫部》之蠻閩,次於以虫爲象之末。《犬部》之狄,次於犬末。《羊部》之羌,次於羊末。《人部》之僥,次於人末。《大部》夷字,次於大末。依類求之。移易次此。必有合乎古本矣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《周禮》「表貉」,貉乃禡之假字。
《周禮》「表貉」,貉=禡。禡,出軍祭也。
《周禮》「表貉」,貉乃禡之假字。禡,出軍祭也。
白话解释
貉,北方豸种。字形采用“豸”作边旁,“各”作声旁。孔子说:“貉用来比喻恶人。”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貉子卣(金)西周早期

伯貉卣(金)西周早期

𩵦貉𥮉(金)春秋早期

包2.87(楚)

說文‧豸部

睡虎地簡42.195(隸)秦

漢印徵西漢

楷書
附检字
北方豸穜。从豸各聲。孔子曰:“貉之爲言惡也。”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