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「庶有豸(=解)乎」?
《左傳•宣公十七年》「庶有豸乎」即「庶有解乎」。
「庶有豸乎」=解之借。豸即廌,廌與解音相近。
白话解释
解,判也。字形采用“刀”作边旁,表示用刀判牛角。一种说法认为,是解廌,剖解兽体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像兩手將角從牛身取出的樣子。金文則是兩手變為刀形在右邊。戰國文字一個與金文相近;另一個與篆文相似。篆文從刀剖牛、角,即用刀將牛、角分離的意思。隸書、楷書都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陳97(甲)

解子甗(金)西周早期

角牛殳子作宮九團宮鼎(金)西周早期

中山王昔鼎(金)戰國晚期

天卜(楚)

包2.120(楚)

說文‧角部

睡虎地簡17.130(隸)秦

老子甲100(隸)西漢

春秋事語3(隸)西漢

居延簡甲715(隸)西漢

石門頌(隸)東漢

熹.易.解(隸)東漢

李壽石刻(隸)東漢至魏晉

楷書
附检字
判也。从刀判牛角。一曰解𢊁,獸也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