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八上反切良辥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580頁,第2字許惟賢第692頁,第6字
繒餘也。
段注《巾部》曰:㠲,㡜裂也。㡜,殘帛也。㡏,繒端裂也。《內則》曰:衣裳綻裂。《方言》曰:南楚凡人貧衣被醜敝。或謂之褸裂。皆繒餘之意。引伸爲凡分散殘餘之偁。或假烈爲之。《方言》曰:烈,餘也。晉衛之閒曰烈。《齊語》。戎車待游車之裂。韋注云:裂,殘也。古作𧙩。通作列。
从衣。列聲。
段注良辥切。十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今餘烈非餘威也,乃裂字之假借,裂亦餘也。分裂當作列。
繒餘也。今餘烈非餘威,乃裂字之假。分裂當作列。
白话解释
裂,缯帛的余料。字形采用“衣”作边旁,采用“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、篆文的形構皆係從衣、列聲。從衣,表示與衣服相關;列聲,表示音讀。隸變作,楷書作裂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衣部

睡虎地簡36.80(隸)秦

楷書
附检字
繒餘也。从衣𠛱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