虛的说文解字解释
虛
xū丘部 部 12画 U+865B
大徐本
卷别卷八上反切丘如切、朽居切頁碼第268頁,第3字續丁孫
𧆳
異體虗、虛、虚
大丘也。崐崘丘謂之崐崘虛。古者九夫爲井,四井爲邑,四邑爲丘。丘謂之虛。从丠虍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別作墟,非是。
附注按:丘,篆文像穴居兩側有孔之形;以後建造簡單房屋,上面蒙以獸皮作屋頂。
小徐本
卷别卷十五反切忻余反頁碼第687頁,第6行,第2字述
大丘也。崑崙丘謂之崑崙虚。古者,九夫爲井,四井爲邑,四邑爲丘。丘謂之虚。從丘虍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八上反切邱如切、朽居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544頁,第2字許惟賢第677頁,第6字
大丠也。昆侖丠謂之昆侖虚。
段注昆侖丘,丘之至大者也。《釋水》曰:河出昆侖虚。《海內西經》曰:海內昆侖之虚在西北。帝之下都。卽《西山經》昆侖之丘。實惟帝之下都也。《水部》曰:泑津在昆侖虚下。按虚者,今之墟字。猶昆侖今之崐崘字也。虚本謂大丘。大則空曠。故引伸之爲空虚。如魯,少皞之虚。衛,顓頊之虚。陳,大皞之虚。鄭,祝融之虚。皆本帝都。故謂之虚。又引伸之爲凡不實之稱。《邶風》。其虚其邪。毛曰:虚,虚也。謂此虚字乃謂空虚。非丘虚也。一字有數義數音。則訓詁有此例。如許書巳,巳也。謂此辰巳之字。其義爲巳甚也。虚訓空。故丘亦訓空。如《漢書》丘亭是。自學者䍐能會通。乃分用墟虚字。別休居、邱於二切。而虚之本義廢矣。
古者九夫爲井。四井爲邑。四邑爲丠。丠謂之虗。
段注此又引《小司徒》職文。言丘亦名虗。皆說虗篆从丘之意也。丘虚語之轉。《易・𦫵》九三。𦫵虚邑。馬云:虚,丘也。虚猶聚也,居也。引伸爲虚落。今作墟。《庸風》。𦫵彼虗矣。傳曰:虚,漕虚也。
从丠。虍聲。
段注邱如切。又朽居切。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大丘也,俗作墟。因丘大則空曠,故引申為空虚。
白话解释
虚,大山丘。崐仑丘也被称为崐仑虛。古代的行政区划法是,九夫为“井”,四井为“邑”,四邑为“丘”。“丘”也叫作“虛”。 字形采用“丘”作边旁,“虍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始見於戰國文字,與篆文構形相同,都是從丘、虍聲。新蔡葛陵楚簡所從之「虍」,上像老虎張開巨口,下作人形,此為戰國楚文字常見偏旁寫法。而在雲夢《睡虎地秦簡‧日書‧乙》的「虛」字,所從的「虍」、「丘」的寫法,已和篆文沒有差別。《說文‧丘部》:「虛,大丘也。」丘本指小土山,在此作為形符表義,「虍」即「虎」,從虎之字,多含有「大」的意思,在此表示音讀,兼表「大」的意思,本義為大的土山。因借用為虛空、虛假、謙遜等意思,轉注為從「土」從「虛」的「墟」,以保留「土山」的本義。所從之「丘」,楷書隸變作「丠」,再楷化為「」,教育部以「虛」為正字,以「虚」為異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規範字作「虚」。
字形演变

郭.老甲.24(楚)

說文‧丘部

睡.日乙89(隸)秦

老子甲102(隸)西漢

西陲簡54.13(隸)西漢

華山廟碑(隸)東漢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