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菭的说文解字解释

菭的说文解字解释

艸部 部 11画 U+83ED

tái,zhī,chí

艸部

11画

U+83ED

徒哀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一下反切徒哀切頁碼24頁,第21

菭水衣。从艸治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今作苔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反切田咍反頁碼90頁,第6行,第2

菭水衣。從艸治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周禮》注:「苔字作菭,生水。傍水土之潤氣所生,故曰水衣也;生牆曰垣衣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一下反切徒哀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46頁,第6許惟賢63頁,第11

菭水靑衣也。

段注依《爾雅音義》補靑字。《醢人》箈菹。鄭司農曰:箈。水中魚衣。玄謂箈,箭萌。玉裁按。先,後鄭異字。先鄭作菭,從艸。許說正同。後鄭作䈚,從竹。郭注《爾雅》引䈚菹鴈醢。從後鄭也。後鄭注當有菭當爲䈚四字,而佚。今本《周禮》作箈。混誤不成字。所當正者也。《吳都賦》注曰:海苔生海水中。正靑。狀如亂髮。乾之赤。鹽藏有汁。名曰濡苔。

从艸。治聲。

段注徒哀切。沈重云:北人丈之反。一部。今作苔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今省作苔。

俗省作苔。

今省作苔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水衣。从艸治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