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徐本
卷别卷一下反切莫故切、慕各切頁碼第33頁,第1字續丁孫
𦶛
異體𦱤、莫
日且冥也。从日在茻中。
附注惠棟《讀說文記》:「當作茻亦聲。𦱤,今作莫,俗作暮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『日在二林中』或『日在茻中』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今作暮,最無理,既从茻中日,又加日字,豈有此理?漠、寞皆起於莫。
莫假為無,又假為毋。《論語•述而》「文莫吾猶人也」,當為忞慔之假字。
今俗作暮,最為無理。莫中既从日,而復加日字于下,緟複無理,不合六書。漠、寞皆莫之孳乳字。亦借為無。禁止之莫=毋,文莫=忞慔。
日且冥也。今暮字不合六書,以从二日也。漠、寞皆莫之孳乳字。○「文莫」即「忞慔」,勉勵也。《論語》:「文莫吾猶人也」。
白话解释
莫,太阳快下山。字形采用“日”作边旁,像太阳落在草丛中。
字形解说
字早見於殷商,從日在艸中,示日將冥。字或從茻,或從林,或增從隹。隸作「莫」,今作「暮」。戰國文字字形已有訛從大。《說文》:「莫,日且冥也。从日在茻中,茻亦聲。」段注:「且冥者,將冥也。木部曰:『杳者,冥也。』夕部曰:『夕,莫也。』引伸之義為有無之無。」段玉裁此處所言「引伸」,宜理解為「假借」之誤。隸、楷字形均可上溯自戰國的訛變字形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粹682(甲)

前4.9.2(甲)

甲1280(甲)

京都1887(甲)

散氏盤(金)西周晚期

包2.7(楚)

說文‧茻部

睡虎地簡20.185(隸)秦

五十二病方236(隸)秦

縱橫家書149(隸)西漢

華山廟碑(隸)東漢

武梁祠畫象題字(隸)東漢

彭盧買地券(隸)孫吳

楷書
附检字
日且冥也。从日在茻中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