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的说文解字解释
茅
máo艸部 部 8画 U+8305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反切夢梢反頁碼第73頁,第3行,第1字述
菅也。從艸矛聲。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《爾雅》「茅,明也」,以反意訓。《爾雅》「覭髳,不明也。」[一]「霧」亦然。「前矛」者,旌旗所以著明也。茅、明雙聲。
凡从矛聲字,皆有不明之意。如《爾雅》「覭髳」訓不明,「霧」亦取不明意。《爾雅•釋言》「茅,明也。」是相反為訓。
凡从矛聲字,皆有不明誼。如《爾雅》,「覭髳」訓不明,「霧」亦取不明誼。《爾雅》「茅,明也」,以反誼為訓。《左傳》「前茅」,旌旗所以著明也。茅,明雙聲。
菅也,凡从矛聲字皆有不明意,如《爾雅》「覭髳」訓不明,「霧」亦取不明意。[一] 《爾雅•釋詁》:「覭髳,茀離也。」郭璞注:「茀籬即彌離,彌離猶蒙籠耳。」
白话解释
茅,菅草。字形采用“艸”作边旁,“矛”是声旁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妾子𧊒壺(金)戰國晚期

上(2).子.5正(楚)

說文‧艸部

睡虎地簡201.95(隸)秦

五星占(隸)西漢

武威簡.士相見16(隸)西漢

祀三公山碑(隸)東漢

曹全碑(隸)東漢

晉元康塼(隸)西晉

楷書
附检字
菅也。从艸矛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