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若的说文解字解释

若的说文解字解释

艸部 部 8画 U+82E5

ruò,rě

艸部

8画

U+82E5

而灼切

若

大徐本

卷别卷一下反切而灼切頁碼28頁,第23

異體若

若擇菜也。从艸、右。右,手也。一曰杜若,香艸。

附注商承祚《殷虛文字類編》:「案:卜辭諸若字象人舉手而跽足,乃象諾時巽順之狀,古諾與若為一字,故若字訓為順。古金文若字與此畧同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反切如約反頁碼101頁,第3行,第1

若擇菜也。從艸、右。右,手也。一曰杜若,香艸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擇之順手也,故訓左右手也。《本草》杜若苗似䕬根,似旋覆也。此會意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一下古音第五部頁碼171頁,第2許惟賢74頁,第13

若擇菜也。

段注《晉語》。秦穆公曰:夫晉國之亂。吾誰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。以爲朝夕之急。此謂使誰先擇二公子而立之。若正訓擇。擇菜引伸之義也。

从艸右。右手也。

段注此會意《毛傳》曰:若,順也。於雙聲叚借也。又假借爲如也,然也,乃也,汝也。又兼及之詞。五部。

一曰杜若,香艸。

段注此別一義。此六字依《韵會》。恐是鉉用鍇語增。今人又用鉉本改鍇本耳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乃爾雙聲。

乃爾雙聲。順也=如。○引申馬食,再引申為人食。

白话解释

若,择捡菜蔬。字形采用“艸、右”会义,“右”表示与“手”有关。另一种说法认为,“若”是“杜若”,是一种香草。

字形解说

字始見殷商甲文,像人跪坐雙手整理頭髮形,故有順意、諾意,又有借為「如」的用法。金文字有增口。至戰國文字的字首頭髮形訛為屮為艸,雙手人跽形則改作又,從口的文飾仍保留。秦簡字形已與篆文相同。《說文》:「若,擇棻也。从艸右。右,手也。一曰,杜若,香艸。」段注:「此會意。《毛傳》曰:『若,順也。』於雙聲叚借也。又假借為如也、然也、乃也、汝也,又兼及之詞。」隸楷字形均承篆文而來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擇菜也。从艸、右。右,手也。一曰杜若,香艸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