艱的说文解字解释
艱
jiān堇部 部 17画 U+8271
大徐本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古閑切頁碼第457頁,第16字續丁孫
𥌵
異體艱
土難治也。从𡏳𥃩聲。
𡆐
異體𡆒、囏
籒文艱从喜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初文从卩(或女)守壴(鼓),會守鼓報艱之意。其後改義符卩、女為,亦聲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古閑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774頁,第4字許惟賢第1206頁,第3字
土難治也。
段注引申之,凡難理皆曰艱。按許書無字。疑古艱卽今字。豤亦艮聲也。
从堇。𥃩聲。
段注古閑切。古音在十三部。
籒文艱。从喜。
段注必有喜悅之心。而後不畏其艱。而後無不治也。故从喜。此字見《周禮》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墾地之墾,《說文》無,乃敳之借,《說文》:「敳,治也。」
白话解释
艰,土地坚硬,难于耕作管理。字形采用“堇”作边旁,“艮”作声旁。“囏”,籒文的“艱”采用“喜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「艱」字甲骨文作「」、「
」、「
」,從壴、從
,或作從女、從壴。卜辭讀為艱難之艱,多指凶禍之意。「
」字徐中舒認為像兩手交縛之人形,為獻祭之人牲。金文作「
」,「
」訛變為「黃」形;「壴」增繁為「喜」,則為籀文所本。《說文‧堇部》:「
,土難治也。从
(堇)、艮聲。
,籀文艱从喜。」段注:「引伸凡有難理皆曰艱。」又《說文‧堇部》:「堇,黏土也。」從
,表示與土地土質相關;從艮,表示音讀,兼表墾治之意,本義為土難耕治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「艰」,為形符替換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鐵272.2(甲)

前7.18.3(甲)

甲2125(甲)

前5.41.2(甲)

毛公鼎(金)西周晚期

說文籀文

說文‧堇部

石門頌(隸)東漢

祀三公山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土難治也。从堇艮聲。〔𡆐(𡆒囏)〕籀文艱从喜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