肭的说文解字解释
肭
月部 部 8画 U+80AD
大徐本
卷别卷七上反切女六切頁碼第221頁,第16字續丁孫
䶺
異體𦜬
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䶺。从月內聲。
附注《段注說文》:「朒,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朒。从月,肉聲。」並注:「各本篆作朒,解作內聲,今正。」鈕樹玉校錄:「《玉篇》作朒,引《說文》曰:『月見東方謂之縮朒。』李注《文選・月賦》引亦作『縮朒』,則『朒』當不誤,从肉聲,故音女六切也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七上反切女六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252頁,第4字許惟賢第549頁,第8字
朒
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朒。
段注《尙書・五行傳》。朔而月見東方謂之側匿。側匿則侯王其肅。注云:側匿猶縮縮,行遲皃。肅,急也。君政緩則日行徐。月行疾。臣放恣也。按鄭注譌奪。側匿與縮朒㬪韵雙聲。
从月。肉聲。
段注各本篆作朒。解作內聲。今正。女六切。三部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月部

楷書
附检字
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肭。从月内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