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缿的说文解字解释

缿的说文解字解释

缶部 部 12画 U+7F3F

xiàng

缶部

12画

U+7F3F

缿

大口切、胡講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五下反切大口切、胡講切頁碼167頁,第25

缿

缿受錢器也。从缶后聲。古以瓦,今以竹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反切限蚌反頁碼418頁,第5行,第1

缿受錢器也。從缶后聲。古以瓦,今以竹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漢書・趙廣漢傳》曰:『投缿。』謂入而不能出之器也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五下反切大口切、胡講切古音第四部頁碼901頁,第2許惟賢399頁,第8

缿受錢器也。

段注易入難出器也。《史記・酷吏列傳》。惡少年投缿。《漢書》。趙廣漢敎吏爲缿筩。蘇林曰:缿如瓨。可受投書。師古曰:缿,若今盛錢藏甁。爲小孔。可入而不可出。

从缶。后聲。

段注大口切。又胡講切。按胡講,音之轉也。古音在四部。大當作火。

古㠯瓦。今㠯竹。

段注說从缶之意也。趙傳缿筩。缿卽以瓦者。筩卽以竹者。許云今以竹。則許時用竹者多也。今巿中錢筩皆用竹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缿【映】。項【映】橐,又讀后橐[一]。

从后聲讀項者,東侯對轉,项橐亦作后橐。

《漢書》讀為項,東侯對轉,猶后橐轉為項橐。

又胡講切。后、項古通,東侯對轉,如项橐亦作后橐。[一]《元和姓纂•講韻》:「項,《左傳》云:滅項。《公羊傳》曰:為齊桓公所滅,子孫以國為民,項槖八歲服孔子」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受錢器也。从缶后聲。古以瓦,今以竹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