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䍍的说文解字解释

䍍的说文解字解释

缶部 部 16画 U+434D

gǔ,gù,guàng,kòu

缶部

16画

U+434D

苦𠊱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五下反切苦候切頁碼167頁,第5

䍍未燒瓦器也。从缶㱿聲。讀若筩莩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反切苦遘反頁碼417頁,第2行,第1

䍍未燒瓦器也。從缶𣪊聲。讀若葭莩同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五下反切𠊱古音第三部頁碼895頁,第2許惟賢397頁,第1

䍍未燒瓦器也。

段注《土部》曰:瓦未燒曰坏。䍍與坏不但義同。而音冣相近。故《集韵》謂爲一字,披尤切也。

从缶。㱿聲。讀若筩莩同。

段注謂讀與筩莩之莩同也。《漢書》非有葭莩之親。張晏曰:葭,蘆也。莩,葉裏白皮也。晉灼曰:莩,葭裏之白皮也。師古曰:莩者,蘆筩中白皮至薄者也。張說非也。按張說本同,惟轉寫蘆誤爲葉耳。司馬彪《律曆志》。以葭莩灰抑其端。當亦謂此。劉注。葭莩出河內。豈以河內者爲善歟。莩音孚。則䍍亦音孚。孚古音同浮。是以在一部爲坏字。在三部爲䍍字。大徐𠊱。《玉篇》苦谷切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未燒瓦器也。从缶𣪊聲。讀若筩莩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