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管的说文解字解释

管的说文解字解释

竹部 部 14画 U+7BA1

guǎn

竹部

14画

U+7BA1

古滿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古滿切頁碼145頁,第27

管如篪,六孔。十二月之音。物開地牙,故謂之管。从竹𡧺聲。

琯古者玉琯以玉。舜之時,西王母來獻其白琯。前零陵文學姓奚,於伶道舜祠下得笙玉琯。夫以玉作音,故神人以和,鳳皇來儀也。从玉𡧺聲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九反切古短反頁碼373頁,第2行,第1

琯如箎,六孔,十二月之音,物開地牙,故謂之管。從竹官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:大管謂之簥。十二月二陽生,出地散,故曰殷爲地正也。

反切古椀反頁碼373頁,第3行,第1

古者玉琯以玉。舜之時,西王母來獻其白琯。前零陵文學姓奚,於伶道舜祠下得笙玉琯,夫以玉作音,故神人以和,鳳皇來儀也。從玉官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零陵文學葢後漢時人也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古滿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787頁,第2許惟賢351頁,第2

琯如箎。六孔。

段注箎有七孔。見大鄭《笙師》注。管之異於箎者,孔六耳。賈逵,大鄭,許君,應劭《風俗通》,蔡邕《月令・章句》,張揖《廣雅》皆云如箎六孔。惟後鄭《周禮》注,詩箋云如篴而小。倂㒳而吹之。今大予樂宫有焉。

十二月之音。物開地牙。故謂之管。

段注《風俗通》曰:管,漆竹。長一尺。六孔。十二月之音也。物貫地而牙。故謂之管。物開地牙四字有脫誤。當作物貫地而牙。貫管同音。牙芽古今字。古書多云十一月物萌。十二月物牙。《正月》物見也。

从竹。官聲。

段注古滿切。十四部。

古者管㠯玉。

段注此句今正。

舜之時。西王母來獻其白琯。

段注見《大戴禮》、《尙書大傳》。

前零陵文學姓奚。於泠道舜祠下得笙玉琯。

段注見《風俗通》。孟康《漢書》注,《宋書・樂志》皆云:漢章帝時。零陵文學奚景。於泠道舜祠下得笙白玉管。惟孟注無笙字。盧注大戴作明帝時。亦無笙字。

夫㠯玉作音。故神人㠯和。鳳皇來儀也。

段注《風俗通》同。

从王。官聲。

段注按此疑出後人用《風俗通》沾綴。許書衹當云古者管以玉。或从玉。

白话解释

管,像笛,六孔。代表十二月之音。当管吹乐起,物开地迓,世界欢欣,因此称之为“管”。字形采用“竹”作边旁,“官”是声旁。琯,古 时候玉管用玉制成。舜帝时代,西王母来,奉献她的白玉管。前任零陵文学史官性奚,有伶道县祭祀舜帝的祠庙下面,得到了笙白玉管。用玉 管吹奏音乐,因此众神众人齐唱和鸣,连凤凰也翩跹司仪。字形采用“玉”作边旁,采用“官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竹、官聲。從「竹」,指為竹製用品;「官」表示音讀。《說文》另收有重文作「玉」旁,應當也有以玉為材質製作的。隸書誤變從草頭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如篪,六孔。十二月之音。物開地牙,故謂之管。从竹官聲。(琯)古者玉琯以玉。舜之時,西王母來獻其白琯。前零陵文學姓奚,於伶道舜祠下得笙玉琯。夫以玉作音,故神人以和,鳳皇來儀也。从玉官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