策的说文解字解释
策
cè竹部 部 12画 U+7B56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九反切測麥反頁碼第371頁,第2行,第2字述
馬箠也。從竹朿聲。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馬箠。籌策當作冊,乃方冊之假。
馬箠也,引申為籌策,因馬箠形為長條,籌形亦為長條,然籌策亦可用冊字。至於方策之策則本是冊字之借。
白话解释
策,赶马的竹鞭。字形采用“竹”作边旁,“朿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形體上從「竹」,右下從「斤」,左下從「片」,表示用刀削竹、木。戰國文字、篆文都改作從竹、朿(ㄘˋ cì)聲。從「竹」,表示材質;「朿」表示音讀,亦兼有刺的意思。隸書變為草頭,下方形體也有變化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中山王昔壺(金)戰國晚期

包2.260(楚)

仰25.22(楚)

望2.48(楚)

說文‧竹部

夏承碑(隸)東漢

張遷碑(隸)東漢

晉太公呂望表(隸)西晉

老子甲後367(隸)西漢

老子乙241下(隸)西漢

楷書
附检字
馬箠也。从竹朿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