測的说文解字解释
測
cè水部 部 12画 U+6E2C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察色反頁碼第899頁,第7行,第3字述
深所至也。從水則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初側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195頁,第3字許惟賢第955頁,第4字
深所至也。
段注深所至謂之測。度其深所至亦謂之測。猶不淺曰深。度深亦曰深也。今則引伸之義行而本義隱矣。《呂覧》。昏乎其深而不測。高云:測,盡也。此本義也。《考工記》。桼欲測。鄭云:測猶淸也。此引伸之義也。
从水。則聲。
段注初側切。一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引申度深所至。
白话解释
测,检查水深所达到的程度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则”是声旁。。
字形解说
金文、篆文之字形皆係從水、則聲。從水,表示與水相關;則聲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隸變作,楷定作測,規範字作「测」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上曾大子鼎(金)春秋早期

說文‧水部

魏封孔羨碑(隸)曹魏

楷書
附检字
深所至也。从水則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