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砅的说文解字解释

砅的说文解字解释

水部 部 9画 U+7805

水部

9画

U+7805

力制切

濿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力制切頁碼371頁,第8

砅履石渡水也。从水从石。《詩》曰:「深則砅。」

濿

濿砅或从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謂若今有水汪,㼭甎石而過。水之至小至淺者也。會意。」羅振玉《增訂殷虛書契考釋》:「澫,从水从萬。《石鼓文》:『澫有小魚』殆即許書之『砅』字。砅或作濿。」「澫為淺水,故有小魚。許訓『履石渡水』,亦謂淺水矣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里曳反頁碼908頁,第5行,第3

濿履石渡水也。從石,從水。《詩》曰:「深則砅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今《詩》文作厲,會意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908頁,第6行,第1

砅或從厲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力制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223頁,第6許惟賢967頁,第10

濿履石渡水也。

段注謂若今有水汪,㼭甎石而過。水之至小至淺者也。

从水石。

段注會意。力制切。十五部。

詩曰:深則砅。

段注此稱《邶風》言假借也。《毛詩》曰:深則厲。《釋水》曰:以衣涉水爲厲。又曰:繇帶以上爲厲。此竝存二說也。《毛傳》依之。《定本》改云:以衣涉水爲厲,謂由帶以上也。合爲一說。繆矣。履石渡水,乃水之至淺。尚無待於揭衣者。其與深則厲絶然二事明矣。厲砅二字同音。故詩容有作砅者。許稱以明假借。如尚書以作𡚽爲作好,以𤊾席爲蔑席之比。《經典釋文》引《韓詩》至心曰厲。《玉篇》作水深至心曰砅。至心卽由帶以上之說也。葢《韓詩》作深則砅,許稱之與。戴先生乃以橋梁說砅。如其說,許當徑云石梁,不當云履石渡水矣。詩言深則厲,淺則揭。喻因時之宜。倘深待石梁,則有不能渡者矣。《禹貢》厲砥,玄應引作砅砥。僞說命用汝作厲,宋庠《國語》補音引詩作砅。《汗𥳑》云:砅古文礪。此可見古假砅爲厲,非一處矣。

砅或从厲。

段注厲者,石也。從水厲猶從水石也。引伸之爲凡渡水之稱。如《大人賦》云横厲飛泉以正東是也。字多作厲。厲旣改作𠪄。則此亦當作[⿰氵𠪄]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引申為渡。《大人賦》「橫厲飛泉」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履石渡水也。从水从石。《詩》曰:“深則砅。”(濿)砅或从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