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石的说文解字解释

石的说文解字解释

石部 部 5画 U+77F3

shí,dàn

石部

5画

U+77F3

常隻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九下反切常隻切頁碼311頁,第14

石山石也。在厂之下;囗,象形。凡石之屬皆从石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八反切神隻反頁碼774頁,第6行,第1

石山石也。在厂之下,囗象形。凡石之屬,皆從石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囗音圍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九下反切常隻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792頁,第2許惟賢784頁,第3

石山石也。

段注或借爲碩大字。或借爲䄷字。䄷,百二十斤也。

在厂之下。囗象形。

段注常隻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
凡石之屬皆从石。

白话解释

石,山上的石头。好像石头在山崖之下;囗,是石块的象形。所有与石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石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之石有二例,一為,一為。前者不易看出它和石有什麼關係,後者從、從概是之誤。訖於金文作,承自甲文第二例,據此而論,厂為山崖,獨體象形;「」僅一實象符號,沒獨立的形、音、義。合而視之,則可表山石之義,也就是石塊的意思。戰國文字三例,較之金文之,多了山崖層疊之痕跡,不影響其音、義。篆文顯然承自金文之形而來,唯一不同的是:「」改為「」,以示山石的形、義。字經隸書,體變作,厂形稍有改變;楷書沿之,失形更多,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。以上諸形,除卻甲文的第一例,都由象形附加實象而成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有學者以「石」本作厂,像磬省卻右邊之形,屬獨體象形;後借為方國之名,就增繁文以別之,是甲文的常例(《文字析義》,P.192),可備一說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山石也。在厂之下;囗,象形。凡石之屬皆从石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