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瞏的说文解字解释

瞏的说文解字解释

目部 部 15画 U+778F

qióng,huán

目部

15画

U+778F

渠營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四上反切渠營切頁碼105頁,第10

異體

瞏目驚視也。从目袁聲。《詩》曰:「獨行瞏瞏。」

附注郭沫若《金文叢攷・釋共》:「余謂瞏即玉環之初文,象衣之當胸處有環也。从目,示人首所在之處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金文从目,袁省聲,袁聲或省又形,目形或作𥄕,或以為有聲符的作用,恐非。戰國楚文字又省『環』形,訛變成从目、从衣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七反切葵名反頁碼275頁,第7行,第1

瞏目驚視也。從目袁聲。《詩》曰:「獨行瞏瞏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四上反切渠營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524頁,第1許惟賢235頁,第1

瞏目驚視也。

段注《唐風・毛傳》曰:睘睘,無所依也。許不从毛者,許說字非說經也。製字之本義則尒。於从目知之。

从目。袁聲。

段注渠營切。按袁聲當在十四部。《毛詩》與靑姓韵。是合音也。

詩曰:獨行睘睘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《詩•唐風》毛傳:「睘睘,無所依也」。睘或作煢,正字當作赹(無所依也)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