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七下反切女戹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389頁,第4字許惟賢第608頁,第5字
倚也。
段注倚與𤕫音相近。
人有疾痛也。
段注也字《玉篇》有。
象倚箸之形。
段注横者直者相距。故曰象倚箸之形。或謂卽牀狀牆戕之左旁。不知其音迥不相同也。女戹切。十六部。
凡𤕫之屬皆从𤕫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疾。
白话解释
疒,倚靠。人有疾病,像靠着、挨着的样子。所有与“疒”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疒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二形,分由「」或「
」和「人」構成,僅方向不同而已。
、
都像牀形,而人臥於牀,可會以病人靠在床上的意思。至於字形上的點畫只是飾畫而已,不影響其音、義。金文承自甲文第二例。篆文作
,由「
」加「一」而成。
作牀解;「一」和計數的一字無關,只是臆構的虛象,用以表示病人靠在牀上的意思。字經隸書,體變作
,頗失其形。楷書又據隸書之形增點作疒,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。甲文二例,由
或
字加人字而成,又和
或
字和人字沒聲音關係,所以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至於篆文
由象形之牀加虛象之一而成,則屬合體指事。隸書、楷書之形沿於篆文
,也屬合體指事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甲3078(甲)

前5.44.2(甲)

乙738(甲)

後2.11.8(甲)

疒父乙卣(金)西周早期

說文‧疒部

楷書
附检字
倚也。人有疾病,象倚箸之形。凡疒之屬皆从疒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