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潼的说文解字解释

潼的说文解字解释

水部 部 15画 U+6F7C

tóng

水部

15画

U+6F7C

徒紅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徒紅切頁碼359頁,第7

潼水。出廣漢梓潼北界,南入墊江。从水童聲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田風反頁碼873頁,第7行,第1

潼水出廣漢梓潼北界,南入墊江。從水童聲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徒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2066頁,第1許惟賢905頁,第1

潼潼水。出廣漢梓潼北畍。南入褺江。

段注褺各本作墊。今正。廣漢郡梓潼,前後二志同。《前志》曰:梓潼五婦山,馳水所出。南入涪。行五百五十里。應劭注云:潼水所出。南入墊江。《水經》曰:梓潼水出其縣北畍。西南入於涪。又西南至小廣魏南。入於墊江。按馳水,潼水,梓潼水異名同實。五婦山卽今四川保寧府劒州州西北五十里之五子山。今劒州及綿州之梓潼縣,葢漢梓潼地。潼水出五子山之西大山。東南流,經今梓潼縣。又經潼川府之鹽亭縣。又至射洪縣東南之獨坐山。入涪江。今謂之潼江,射江,瀰江。許云南入褺江。卽謂今射洪東南入涪江。涪江下流至重慶府之合州,合嘉陵江也。《漢志》墊江,應劭音徒浹反。孟康音重曡之曡。許書《衣部》云褺,重衣也。巴郡有褺江縣。此縣爲嘉陵江,渠江,涪江會合之地。水如衣之重複。故曰褺江。其字音曡。淺人乃譌作昏墊之墊。觀應,孟之音。則知《漢書》字固從衣也。云入褺江者,其縣其水通名也。今四川忠州之墊江縣,則漢巴郡臨江縣地。與漢褺江相歫甚遠。又按涪下曰南入漢者,言至褺江而入西漢水也。潼下曰南入褺江者,言入西漢水在褺江境也。錯見互相足。又按《地理志》、《水經》之羌水下。合白水。又合西漢水。卽今四川保寧府昭化縣城北合嘉陵江之白水也。羌水亦謂之墊江者,葢昔人以其委名其源。《魏書》吐谷渾阿豺登其國西彊山。觀墊江源。今洮州衞西南三百四十里西嵹山。羌水所出。

从水。童聲。

段注徒紅切。九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古人用作疊字形容字。

車簾謂之襜,或謂之潼容(疊[韻]連語),又作童容。

古人用作疊字形容詞,如潼潼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水。出廣漢梓潼北界,南入墊江。从水童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