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的说文解字解释
清
qīng水部 部 11画 U+6E05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親貞反頁碼第900頁,第7行,第2字述
朖也,澂水之皃。從水青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七情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198頁,第4字許惟賢第956頁,第9字
朖也。澂水之皃。
段注朖者,明也。澂而後明。故云澂水之皃。引伸之,凡潔曰淸。凡人潔之亦曰淸。同瀞。
从水。青聲。
段注七情切。十一部。
白话解释
清,水净透明。水澄澈的样子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青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戰國文字、篆文之字形從水、青聲。從水,表示與水相關;青聲,表示音讀。隸變作,楷定作清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金文、戰國文字或於青聲之下增益口形,與字義無涉,乃古文字之通例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者減鐘(金)春秋早期

上(1).孔.5(楚)

郭.老甲.10(楚)

說文‧水部

泰山刻石(篆)秦

睡.日甲35背(隸)秦

清河大后中府鍾(隸)西漢

銅華鏡二(隸)西漢

老子甲121(隸)西漢

淮源廟碑(隸)東漢

曹全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朖也。澂水之皃。从水青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