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沬的说文解字解释

沬的说文解字解释

水部 部 8画 U+6CAC

huì,mèi

水部

8画

U+6CAC

荒內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荒內切頁碼375頁,第5

沬洒面也。从水未聲。

湏古文沬从𩑋

附注羅振玉《增訂殷虛書契考釋》:「(甲骨文)象人散髮就皿洒面之狀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金文从兩手捧倒皿,會以水沬洗之意,其偏旁或多或少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虎配反頁碼917頁,第5行,第2

湏洒面也。從水未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917頁,第5行,第3

古文沫從頁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荒內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252頁,第6許惟賢980頁,第7

湏洒面也。

段注《律歷志》引《顧命》曰:王乃洮沬水。師古曰:沬,洗面也。《禮樂志》。霑赤汗。沬流赭。晉灼曰:沬,古靧字。《檀弓》。瓦不成味。鄭云:味當作沬。沬,靧也。按此沬謂瓦器之釉,如洗面之光澤也。

从水。未聲。

段注荒內切。十五部。

古文沬。从𠬞水。从頁。

段注各本篆作湏,解作从頁。今正。尚書。王乃洮頮水,《釋文》曰:《說文》作沬。云古文作頮。《文選》。頮血飲泣。李注曰:頮,古沬字。李注本作古文沬字。奪文耳。陸語尤可證。《說文》作頮。從兩手匊水而洒其面。會意也。《內則》作靧。從面,貴聲。葢漢人多用靧字。沬頮本皆古文。小篆用沬,而頮專爲古文。或奪其𠬞,因作湏矣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《禮樂志》「沬流赭」,沫乃流沬,非靧字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洒面也。从水未聲。(湏)古文沬从頁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