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沙的说文解字解释

沙的说文解字解释

水部 部 7画 U+6C99

shā,shà

水部

7画

U+6C99

所加切

𣲡,𣲓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子結切頁碼369頁,第5

沙𢿱石也。从水从少。水少沙見。楚東有沙水。

𣲡

異體𣲓

𣲡譚長說:沙或从尐。
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象散沙及水形。」按:會意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色加反頁碼903頁,第5行,第1

𣲡水散石。從水少聲。水少沙見也。楚東有沙水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903頁,第5行,第2

譚長說:沙或從尐。(尐,子結切。)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所加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2207頁,第1許惟賢960頁,第5

𣲡𢿱石也。

段注《詩正義》作水中散石。非是。《水經注》引與今本同。凡古人所引古書有是有非。不容偏信。《大雅》傳云:沙,水旁也。許云:水散石。與毛不異。石散碎謂之沙。引伸之,凡生澁皆爲沙。如《內則》鳥沙鳴是。

从水少。

段注會意。

水少沙見。

段注釋其會意之恉。所加切。十七部。古音娑。從石作砂者,俗字也。古丹沙衹用此。

楚東有沙水。

段注此別一義也。《水經注》渠水篇曰:渠水,又東南流逕開封縣。睢渙二水出焉。右則新溝注之。卽沙水也。音蔡。許愼正作沙音。言楚東有沙水。謂此水也。

譚長說。沙或从尐。

段注少尐二字皆見小部。尐者,少也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《禮•内則》「為[皫]色而沙鳴」,沙乃𤺊之假,俗作嘶。沙汰乃揟之假,《說文》云:「取水沮也」。揟與疏音同。《周禮》讀疏為𤺊,可證。

白话解释

沙,水中细散的石粒。字形采用“水、少”会义。水少沙现。楚东有沙河。谭长说:有的“沙”采用“尐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從金文、篆文到隸書、楷書,沙字的形構都是從水、少會意;戰國文字、《說文》或體則從水、尐會意。尐也是小的意思,在古文字的系統裏,一字的正寫、反寫,在意義上沒有區別。從水、少,表示水少則沙現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水𢿱石也。从水从少。水少沙見。楚東有沙水。(𣲡)譚長說:沙或从尐。(尐,子結切。)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