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莫勃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225頁,第4字許惟賢第968頁,第7字
湛也。
段注湛各本作沈。淺人以今字改之也。今正。𣳚者全入於水。故引伸之義訓盡。《小雅》。曷其𣳚矣。傳云:𣳚,盡也。《論語》𣳚階。孔安國曰:𣳚,盡也。凡貪𣳚,乾𣳚皆沈溺之引伸。
从水。𠬸聲。
段注莫勃切。十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一切湛於水也,引申為盡。
湛也。湛下則盡,故訓盡。湛下則不見,故訓乾没。
白话解释
没,下沉。字形采用“水、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金文,形構從水、?(?)省聲(古文字學者頗有異說:或釋作㲻「讀為溺」,或釋作汋)。戰國文字、篆文作從水、?(?)聲。從水,表示與水相關;?聲,表示音讀。隸變作
、
,楷定作沒,規範字作「没」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字形演变

說文‧水部

睡虎地簡15.103(隸)秦

老子甲30(隸)西漢

相馬經24上(隸)西漢

趙寬碑(隸)東漢

晉孫夫人碑(隸)西晉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