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于筆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265頁,第2字許惟賢第985頁,第4字
治水也。
段注《天問》:不任汩鴻。師何以尚之。王云:汩,治也。鴻,大水也。引伸之,凡治皆謂汩。《書・序》:〈汩作〉。汩,治也。汩本訓亂。如亂之訓治。故《洪範》:汩陳其五行。汩,亂也。上文淈訓濁。而《釋詁》云:淈,治也。郭景純云:淈汩同。
从水。曰聲。
段注于筆切。十五部。俗音古忽切。訓汩𣳚,汩亂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汩亂當作淈。
訓亂者=淈。
訓亂者係淈之假字。
白话解释
汩,治水分流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曰”是声旁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帛甲3.29(楚)

說文‧水部

楷書
附检字
治水也。从水曰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