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氐的说文解字解释

氐的说文解字解释

氐部 部 5画 U+6C10

dī,dǐ

氐部

5画

U+6C10

丁禮切

𢎮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丁禮切頁碼420頁,第7

異體𢎮

氐至本也。从氏下箸一。一,地也。凡氐之屬皆从氐。
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當與『氐』同字。氏、氐音稍變,故加『一』以別之。『一』,實非地。氏象根。根在地下,非根之下復有地也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的齊反頁碼1005頁,第4行,第1

氐至也。本也。從氏下箸一。一,地也。凡氐之屬,皆從氐。

鍇注臣鍇按:天,根氐也。指事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丁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511頁,第2許惟賢1092頁,第3

氐至也。

段注氐之言抵也。凡言大氐,猶大都也。

本也。

段注小徐本有此二字。氐爲本。故柢以會意。《國語》曰:天𣒨見而水涸。韋曰:天𣒨,亢氐之閒。

从氏下箸一。

段注直略切。會意也。許書無低字。底,一曰下也。而昏解云:从日,氐省。氐者,下也。是許說氐爲高低字也。《廣韵》都奚切。《玉篇》丁兮切。十五部。大徐丁禮切

一,

段注逗。

地也。

段注一之用甚多。故每分別解之。

凡氐之屬皆从氐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今抵字當作氐,《說文》無底字,亦應作氐。

抵某處之抵當作氐。底字《說文》所無,亦當作氐[一]。[一]朱、錢所記皆如此,《說文》九篇下广部實有「底」字,解云:「山居也。一曰下也。从广氐聲」。

白话解释

氐,抵达。字形采用“氏”和“一”构成指事字,表示“氏”下面附着“一”。所有与氐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氐”作边旁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至也。从氏下箸一。一,地也。凡氐之屬皆从氐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