欺的说文解字解释
欺
qī欠部 部 12画 U+6B3A
大徐本
卷别卷八下反切去其切頁碼第288頁,第6字續丁孫
欺
詐欺也。从欠其聲。
附注段玉裁本作「詐也」,並注:「大徐作『詐欺也』,今依《韻會》正。」徐灝注箋:「戴氏侗曰:欺,气餒也,引之為欺紿。欺於心者,餒於气。按:戴說从『欠』之義甚精。」
小徐本
卷别卷十六反切遣之反頁碼第726頁,第6行,第1字述
詐欺。從欠其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八下反切去其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653頁,第3字許惟賢第724頁,第9字
詐也。
段注大徐作詐欺也。今依《韵會》正。《言部》曰詐者,欺也。此曰欺者,詐也。是爲轉注。从欠者,猶从言之意。
从欠。其聲。
段注去其切。一部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字形從欠、其聲。「欠」為張口氣散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張口言語有關;「其」為畚箕,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欠部

老子乙前144下(隸)西漢

子游殘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詐欺也。从欠其聲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