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十一反切連的反頁碼第455頁,第1行,第2字述
木也。從木樂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六上反切郎擊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983頁,第2字許惟賢第434頁,第1字
櫟木也。
段注《秦風》隰有苞櫟傳曰:櫟木也。陸機曰:苞櫟,秦人謂柞櫟爲櫟。河內人謂木蓼爲櫟。椒榝之屬。其子房生爲梂。木蓼子亦房生。故說者或曰柞櫟。或曰木蓼。機以爲此秦詩也。宜從其方土之言。作櫟是也。按陸意謂秦詩當是柞櫟。今觀許櫟梂二篆連屬。正與陸所云木蓼子房生爲梂者合。然則許意謂木蓼也。《艸部》云:草𣁬,櫟實也。一曰様𣁬。《木部》栩下云:柔也。其草一曰様。此則謂草𣁬爲櫟實。正陸所謂秦人謂柞櫟爲櫟。又云:栩今柞櫟也。草下櫟實字非《木部》之櫟。許意栩柔,様草爲一物。是名柞櫟。亦名櫟。而非柞也。亦非子梂生之櫟也。柞與棫爲類。櫟似椒榝。《鄭箋・大雅》云:柞櫟也。則以柞與柞櫟合爲一耳。
從木。樂聲。
段注郎擊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白话解释
栎,一种树木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乐”是声旁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合36746(甲)

四年相邦樛斿戈(金)戰國晚期

說文‧木部

睡虎地簡25.38(隸)秦

櫟鼎(隸)西漢

櫟陽高平宮金鼎(隸)西漢

楷書
附检字
木也。从木樂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