樁的说文解字解释
木部 部 15画 U+6A01
大徐本
白话解释
桩,用来舂捣石臼的丁形木杵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舂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字形下從木,其上從「」者,當是「舂」字。「舂」之甲骨文或作「
」、「
」,像兩手持杵之形,也有作「
」者,則「
」與之同形,只是杵端之圓形缺口不完整而已。「木」為樹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木有關;「舂」像兩手持杵臨臼擣粟之形,引申可為敲擊,故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篆文則將形符「木」改迻至左旁,而「舂」字則作「
」,從
持午(即「杵」)臨臼之形,構字之意仍然明顯可見。楷書字形則將「
」變為「舂」,不見兩手持杵之形,構字之意已泯而難識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規範字作「桩」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木部

居延簡乙85.4(隸)西漢

楷書
附检字
【新附字】橛杙也。从木舂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