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的说文解字解释
植
zhí木部 部 12画 U+690D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十一反切神息反頁碼第470頁,第7行,第1字述
戶植也。從木直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「植謂之傳,傳謂之揬」注:「謂戶持鏁植也。」植即門戶之橫鍵所穿木也,鏁所拊焉,故謂之揬,揬者爲橫杠所唐突也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71頁,第1行,第1字述
或從置。
鍇注臣鍇曰:「置亦聲。」
段注本
卷别卷六上反切常職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020頁,第1字許惟賢第449頁,第8字
戸植也。
段注《釋宮》曰:植謂之傳。傳謂之突。郭曰:持戸鎖植也。見《埤蒼》。邵氏晉涵曰:《墨子》。爭門關決植。《淮南》云:縣䏈房植。高曰:植,戸植也。植當爲直立之木。徐鍇以爲横鍵。非也。按今豎直木而以鐵了鳥關之。可以加鎖。故曰持鎖植。植之引伸爲凡植物,植立之植。
從木。直聲。
段注常職切。一部。
或從置。
段注置亦直聲也。漢石經《論語》。置其杖而耘。《商頌》。置我鼗鼔。皆以置爲植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今門關直者曰植(橫者曰橜)。種植當作蒔(生殖亦當作蒔)。栽、植、蒔皆在段氏第一部。
户植也,直的門閂也(引申為植立)。《釋宮》:「植謂之傳」,傳即閂之正字也。
白话解释
植,门轴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直”是声旁。,有的“植”的字形采用“置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至楷書字形皆從木、直聲。「木」為樹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樹木有關。「直」,篆文作「」,從十、從目、從
。鳥蟲書作「
」,其上的「十」,則增筆繁化為鳥首形「
」;其下的「
」,則增筆繁化為鳥尾形「
」。「直」義為正面看清楚,引申而有正直的意思,故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戰國文字作下形上聲的結構,篆文以後,又改為左形右聲的形體。隸書的聲符「直」略為省形,但其形構並無不同。《說文》收錄的古文,從木、置聲。「置」為赦免、釋放,引申而有安放、建立的意思,與木相合而為植木,故於此也是作為示義的聲符。在六書中,「植」和「
」皆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鳥書箴銘帶鉤(金)戰國

郭.緇.3(楚)

說文‧木部

說文或體

縱橫家書306(隸)西漢

楷書
附检字
戶植也。从木直聲。(㯰)或从置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