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棨的说文解字解释

棨的说文解字解释

木部 部 12画 U+68E8

木部

12画

U+68E8

康禮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六上反切康禮切頁碼192頁,第6

棨傳,信也。从木,啟省聲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一反切溪禰反頁碼487頁,第7行,第1

棨傳書也。從木,啓省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宋書》王曇首曰「臣不見白虎旛銀字棨」是也,然則棨,旛也。崔豹《古今注》有「信旛以傳詔命。」一曰棨,戟衣也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六上反切康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061頁,第1許惟賢467頁,第3

棨傳信也。

段注此字蒙上槧札檢檄爲次。若今之文書也。漢《孝文紀》。除關無用傳。張晏曰:傳,信也。若今過所也。如淳曰:兩行書繒帛。分持其一。出入關。合之乃得過。謂之傳也。李奇曰:傳,棨也。師古曰:古者或用棨。或用繒帛。棨者,刻木爲合符也。按用繒帛謂之繻。《終軍傳》曰:關吏予軍繻是也。用木謂之棨。此云傳信也是也。傳讀張戀反。《釋名》曰:棨,詣也。以啓語官司所至詣也。當謂此。今本譌舛不可讀。爲正之如此。

從木。啓省聲。

段注康禮切。十五部。今字棨釋爲兵闌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棨戟乃稽字之假借。

刻木為合符。棨𢧢當作稽,《國語》:「擁鐸拱稽」(棨𢧢)。稽訓同(稽古帝堯,訓同天,猶符天),可作棨(傳信)。稽考亦當作棨,考其符合與否(禹會諸侯于塗山會稽,猶黄帝之合符,舜之輯瑞,皆考合其真否,所以取信也)。

猶今契券及文憑、護照之類。棨𢧢乃稽之借。稽合、稽古乃棨之借,引申為稽察,亦為棨之引申,猶檢引申為檢察。會稽亦會棨之借,猶云黄帝合符。

傳信也。棨𢧢之棨=稽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傳,信也。从木,啟省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