棗的说文解字解释
棗
zǎo朿部 部 12画 U+68D7
大徐本
卷别卷七上反切子皓切頁碼第225頁,第11字續丁孫
棗
異體𠐇
羊棗也。从重朿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『羊』蓋衍文……當云『棗,木也』。棗樹隨地有之,盡人所識,赤心而外朿。」王筠句讀:「『棗』高,故重之;『棘』卑且叢生,故竝之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七上反切子皓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269頁,第2字許惟賢第556頁,第5字
羊棗也。
段注羊葢衍文。羊棗卽《木部》之梬。《爾雅》諸棗中之一。與常棗絕殊。不當專取以爲訓。葢此當云棗木也。棗樹隨地有之。盡人所識。赤心而外朿。非羊棗也。必轉寫妄改之誤。
从重朿。
段注《釋木》曰:槐,棘,醜喬。棘卽棗也。析言則分棗,棘。統言則曰棘。《周禮》。外朝九棘三槐。棘正謂棗。故注云:取其赤心而外刺。上句曰喬。故从重朿會意。子皓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以棗表早,以栗表戰栗。故女人皆用棗、栗於見儀也。
棗,早也;棘,急也。
以棗表早,以栗表戰栗(皆假借意),故女子皆用棗、栗作見儀。
以棗表早,以栗表戰栗,故女子皆用棗、栗作見儀也。
白话解释
枣,羊枣。字形采用两个“朿”会义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續6.23.10(甲)

明105(甲)

宜無戟(金)戰國晚期

說文‧朿部

睡.日甲14(隸)秦

五十二病方242(隸)秦

武威簡.有司65(隸)西漢

相馬經10上(隸)西漢

武威醫簡65(隸)東漢

華芳墓志(隸)西晉

泰山鏡(隸)東漢至魏晉

楷書
附检字
羊棗也。从重朿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