慨的说文解字解释
慨
kǎi心部 部 12画 U+6168
大徐本
卷别卷十下反切古溉切頁碼第350頁,第25字續丁孫
慨
異體慨
忼慨,壯士不得志也。从心旣聲。
附注王筠句讀作「慨,太息也」注云:「《文選》《北征》、《秋興》二賦注引皆如此,《玉篇》同,此其單字義也。」下又作「忼慨,壯士不得志(於心,情憤恚)也」注云:「依元應引補,此又出其雙字義也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白话解释
慨,情绪高亢激愤,是壮士雄心不遂的状态。字形采用“心”作边旁,采用“旣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形構從心、既聲,以心表示與心境相關;既聲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隸變作,楷定作慨,規範字作「慨」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心部

老子甲29(隸)西漢

王孝淵碑(隸)東漢

魏封孔羨碑(隸)曹魏

西晉三國志寫本(隸)西晉

楷書
附检字
忼慨,壯士不得志也。从心既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