弱的说文解字解释
弱
ruò彡部 部 10画 U+5F31
大徐本
卷别卷九上反切而勺切頁碼第296頁,第16字續丁孫
𢐅
異體弱
橈也。上象橈曲,彡象毛氂橈弱也。弱物幷,故从二𢎥()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橈者,曲木也,引申為凡曲之稱。直者多強,曲者多弱。」「曲似弓,故以弓象之;弱似毛弱,故以彡象之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九上反切而勺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697頁,第2字許惟賢第744頁,第1字
橈也。
段注橈者曲木也。引伸爲凡曲之偁。直者多強。曲者多弱。易曰:棟橈。本末弱也。弱與橈㬪韵。
上象橈曲。
段注謂弓也。
彡象毛氂橈弱也。
段注曲似弓。故以弓像之。弱似毛氂。故以彡像之。
弱物幷。
段注不能獨立。
故从二。
段注而勺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白话解释
弱,柔曲。字形上部的“弓”像柔曲的形状;而“彡”,像毛发柔弱的样子。柔弱的事物往往相连相存,因此字形采用两个会义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構形凡有兩類,並皆從弓,有的從「彡」,與篆文構形相同。有的省從「二」,為隸書、楷書之所本。漢隸二類並呈。《說文‧彡部》:「,橈(ㄋㄠˊ)也。上象橈曲。彡象毛氂,橈弱也。弱物并,故从二?。」橈本指曲木,引申為「曲」。「?」字從弓、從彡,彎曲似弓,故取像於弓;柔弱似氂牛之毛,故取像於彡。直者多強,曲者多弱,因用彎曲以表柔弱,柔弱之物多並存而難以獨立,因此「弱」從二「?」,本義為曲木。在六書中屬於同文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彡部

睡虎地簡17.141(隸)秦

孫臏102(隸)西漢

縱橫家書71(隸)西漢

北海相景君銘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橈也。上象橈曲,彡象毛氂橈弱也。弱物并,故从二𢎥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