幅的说文解字解释
幅
fú巾部 部 12画 U+5E45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七下反切方六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429頁,第2字許惟賢第625頁,第10字
布帛廣也。
段注凡布帛廣二尺二寸。其邊曰幅。《左傳》曰: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。爲之制度。使無遷也。引伸爲邪幅。《小雅》。邪幅在下。傳曰:幅,偪也。所以自偪束也。
从巾。畐聲。
段注方六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「幅員」與「福云」同,員,均也。
布帛之廣也。引申為廣,又引申為幅員,幅仍訓廣而為名詞矣。
布帛廣也。《詩》「幅(廣也)[隕](均也)=福云(?)。
布帛廣也。《詩》「幅(廣也)[陨](均也)」=福云。
白话解释
幅,布帛的宽度。字形采用“巾”作边旁,采用“畐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左「巾」,右「畐」。篆文從巾、畐(ㄈㄨˊ fú)聲。從「巾」,指布帛、紡織品;「畐」表示音讀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巾部

睡.日甲13背(隸)秦

流沙簡.屯戍14.16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布帛廣也。从巾畐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