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居的说文解字解释

居的说文解字解释

尸部 部 8画 U+5C45

尸部

8画

U+5C45

九魚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八上反切九魚切頁碼277頁,第3

居蹲也。从尸古者,居从古。

鉉注臣鉉等曰:居从古者,言法古也。

踞俗居从足。

附注段玉裁改作:「居,蹲也。从尸,古聲。𧿃,俗居从足。」並注:「凡今人居處字,古衹作凥處。居,蹲也。凡今人蹲踞字,古衹作居。」又「今字用蹲居字為凥處字而凥字廢矣,又別製踞字為蹲居字而居之本義廢矣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六反切堅疎反頁碼707頁,第7行,第2

踞蹲。從尸,古者居從古。

鍇注臣鍇按:文子曰:「聖人泉默而雷聲。」尸居而龍興也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708頁,第1行,第1

俗居從足,一本從居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八上反切九魚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596頁,第1許惟賢699頁,第2

踞蹲也。

段注《足部》曰蹲,居也。二字爲轉注。今《足部》改居爲踞。又𡚶添踞篆。訓云蹲也。總由不究許書條理。㒺知古形古義耳。《立部》竣下亦曰居也。亦同義而譌爲偓竣也。葢俗本之紛亂如此。《說文》有凥,有居。凥,處也。从尸得几而止。凡今人居處字古衹作凥處。居,蹲也。凡今人蹲踞字古衹作居。《廣雅・釋詁》二凥也一條。《釋詁》三踞也一條。畫然分別。曹憲曰:按《說文》今居字乃箕居字。近之矣。但古人有坐,有跪,有蹲,有箕踞。跪與坐皆厀著於席。而跪聳其體。坐下其𦞠。詩所謂啟處。《四牡》傳曰:啟,跪也。處,居也。《四牡》不遑啟處。《采薇》、《出車》作不遑啟居。居皆當作凥。許凥下云處也。正本《毛傳》引伸之爲凡凥處字也。若蹲則足底著地。而下其𦞠,聳其厀曰蹲。其字亦作竣。原壤夷俟。謂蹲踞而待,不出迎也。若箕踞,則𦞠著席而伸其腳於前。是曰箕踞。趙佗箕踞見陸賈,聞賈言乃蹷然起坐是也。箕踞爲大不敬。三代所無。居篆正謂蹲也。今字用蹲居字爲凥處字。而凥字廢矣。又別製踞字爲蹲居字。而居之本義廢矣。

从尸。古聲。

段注各本作古者居从古。乖於全書之例。淺人因下云俗居从足而竄改譌謬耳。今正。九魚切。五部。

俗居从足。

段注小徐本如此。不誤。大徐本篆作踞。非也。小徐云:𧿃一本从居。則小徐時固有兩本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今作踞,居住當作凥。

凥(今居),居(今踞)。

俗作踞,凥處。

蹲也。今俗作踞,居處字當作凥。

白话解释

居,蹲踞。字形采用“尸、古”会义,原因是蹲踞沿袭古代的习俗。“踞”,这是“居”的俗体字,采用“足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居,從尸、古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字在篆文前本為盤踞的踞字,隸書後用為居住意。《說文》:「居,蹲也。从尸、古聲。」段注:「《說文》有凥有居。凥,處也。从尸得几而止。凡今人居處字,古祇作凥處。居,蹲也。凡今人蹲踞字古祇作居。今字用蹲居字為凥處字,而凥字廢矣。又別製踞字為蹲居字,而居之本義廢矣。」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蹲也。从尸古者,居从古。臣鉉等曰:居从古者,言法古也。(踞)俗居从足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