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宁的说文解字解释

宁的说文解字解释

宁部 部 5画 U+5B81

níng,nìng,zhù

宁部

5画

U+5B81

直侶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直呂切頁碼483頁,第6

宁辨積物也。象形。凡宁之屬皆从宁。

附注按:古文字是櫥、匵的象形初文。甲骨文、金文貯字或作宁中藏貝形。宁、貯原為一字,後分化為二字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直與反頁碼1126頁,第7行,第1

宁辨積物也。象形。凡宁之屬,皆從宁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辨,分別也。宁象上隆四周之形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直侶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948頁,第4許惟賢1281頁,第6

宁辨積物也。

段注辨今俗字作辦。音蒲莧切。古無二字二音也。《周禮》。以辨民器。辨,具也。分別而具之。故其字从刀。積者,聚也。宁與貯葢古今字。《周禮》注作𡪄。《史記》作積著。釋宫。門屛之閒曰宁。郭云:人君視朝所宁立處。《毛詩傳》云:宁立,久立也。然則凡云宁立者,正積物之義之引申。俗字作佇,作竚。皆非是。以其可宁立也,故謂之宁。《齊風》作著。

象形。

段注其旁有禦。其下有阯。其上有顚。辦積之形也。直侣切。五部。

凡宁之屬皆从宁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辨積物也。辨即今辦字。

為一切積貯之總稱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三例,第一例作,由「皿」、「丁」二字構成。從丁,乃頂之初文,示篤實義。從皿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義。皿,本義為飯食用器。會二字得安寧義。第二例從丁、皿聲,外加小點,乃囗(音ㄨㄟˊ)之省,此方國繁文之例。第三例外加「宀」,示居家而安,從宀、聲。金文二例,首例承自甲骨文第三例;第二例加「心」,示心中安寧,從丁、寍聲。戰國文字承自金文第二例。篆文承自金文第二例,所從「丁」訛變作「丂」。隸書承自戰國文字,所從「皿」變易作「罒」。楷書承自隸書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規範字作「宁」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