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奮的说文解字解释

奮的说文解字解释

fèn

奞部 部 16画 U+596E

fèn

奞部

16画

U+596E

方問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四上反切方問切頁碼113頁,第10

奮翬也。从奞在田上。《詩》曰:「不能奮飛。」

附注桂馥義證:「鳥之奮迅,即毛起而身大,故字從奞在田上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西周早期金文从衣、从隹、从田,取義待考。戰國楚文字《郭店》从衣(或卒)、从田、省隹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七反切方慢反頁碼297頁,第2行,第2

奮翬也。從奞在田上。《詩》曰:「不能奮飛。」
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「鷹隼醜其飛也,翬」注:「鼓翅輕疾也,田有穀鳥所集。會意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四上反切方問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574頁,第3許惟賢256頁,第14

奮翬也。

段注㬪韵。《羽部》曰:翬,大飛也。雉雞羊絕有力皆曰奮。

从奞在田上。

段注田猶野也。方問切。十三部。

詩曰:不能奮飛。

段注《邶風》文。毛云奮翼。卽許云張毛羽自奮奞也。

白话解释

奋,鸟振翅高飞。字形采用“奞、田”会义,像大鸟从田间起飞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字形一作「」,從衣、從隹、從田。「田」表示野外,「衣」表示四周籠罩。隹在田上而居衣中,顯示鳥為物所籠罩而振翅掙脫飛起的樣子。另一字形作「」,從隹、從攴、從申。「攴」是輕擊,引申為鳥揮動翅膀的意思;「申」當是「田」的譌誤。字形結構也是表示鳥振翅飛起的樣子。戰國文字或作「」、「」,上從衣,其下則是「田」的變形,二形皆省「隹」。又作「」,其上則是「衣」字的省變,而為篆文之所本。篆文則將「衣」形變作「大」,而為隸書、楷書的字形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規範字作「奋」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翬也。从奞在田上。《詩》曰:“不能奮飛。”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