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喜的说文解字解释

喜的说文解字解释

喜部 部 12画 U+559C

喜部

12画

U+559C

虛里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虛里切頁碼152頁,第10

喜樂也。从壴从口。凡喜之屬皆从喜。

歖古文喜从欠,與歡同。
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聞樂則樂,故从壴;樂形於譚笑,故从口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九反切虛己反頁碼387頁,第7行,第1

歖樂也。從壴,從口。凡喜之屬,皆從喜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曰:「公喜而後可知也。」形於言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388頁,第1行,第1

古文喜從欠,與歡同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虛里切古音第一部頁碼817頁,第3許惟賢363頁,第4

歖樂也。

段注樂者,五聲八音緫名。《樂記》曰:樂者,樂也。古音樂與喜樂無二字。亦無二音。

从壴。从口。

段注壴象陳樂立而上見。从口者,𥬇下曰喜也。聞樂則𥬇。故从壴从口會意。虛里切。一部。

凡喜之屬皆从喜。

古文喜。从欠。

段注葢古文作㰻。轉寫誤耳。

與歡同。

段注同下當有意。謂皆从欠也。

白话解释

喜,快乐。字形采用“壴、口”会义。所有与喜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喜”作边旁。“歖”,这是古文的“喜”字,字形采用 “欠”作边旁,造字方法与“欢”相同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字形從壴、從口。從壴,壴是鼓的初文,像鼓陳列在鼓架之上,表示擊鼓為樂,歡樂而喜的意思;從口,表示歡樂的心情。從金文到楷書都承甲骨文字形而來。《說文》古文或從欠作「歖」,從口、從欠意義相通,都表示喜悅的意思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樂也。从壴从口。凡喜之屬皆从喜。(歖)古文喜从欠,與歡同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