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的说文解字解释
喜
xǐ喜部 部 12画 U+559C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九反切虛己反頁碼第387頁,第7行,第1字述
樂也。從壴,從口。凡喜之屬,皆從喜。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曰:「公喜而後可知也。」形於言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388頁,第1行,第1字述
古文喜從欠,與歡同。
段注本
白话解释
喜,快乐。字形采用“壴、口”会义。所有与喜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喜”作边旁。“歖”,这是古文的“喜”字,字形采用 “欠”作边旁,造字方法与“欢”相同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字形從壴、從口。從壴,壴是鼓的初文,像鼓陳列在鼓架之上,表示擊鼓為樂,歡樂而喜的意思;從口,表示歡樂的心情。從金文到楷書都承甲骨文字形而來。《說文》古文或從欠作「歖」,從口、從欠意義相通,都表示喜悅的意思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粹1486(甲)

粹1211(甲)

天亡簋(金)西周早期

伯喜父簋(金)西周晚期

史喜鼎(金)西周

王孫遺者鐘(金)春秋晚期

子璋鐘(金)春秋晚期

陳喜壺(金)戰國早期

燕王喜劍(金)戰國晚期

包2.163(楚)

包2.170(楚)

說文古文

說文‧喜部

睡虎地簡4.8(隸)秦

春秋事語62(隸)西漢

縱橫家書91(隸)西漢

熹.春秋.襄廿六年(隸)東漢

耿勳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樂也。从壴从口。凡喜之屬皆从喜。(歖)古文喜从欠,與歡同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