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只的说文解字解释

只的说文解字解释

只部 部 5画 U+53EA

zhī,zhǐ

只部

5画

U+53EA

諸氏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三上反切諸氏切頁碼66頁,第13

只語巳詞也。从口,象气下引之形。凡只之屬皆从只。

附注章炳麟《文始》:「此合體指事也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五反切真彼反頁碼188頁,第5行,第1

只語已詞也。從口,象气下引之形。凡只之屬,皆從只。

鍇注臣鍇按:《詩》曰:「母也天只,不諒人只。」是只爲語已詞也,八气下引也。今試言只則气下引也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三上反切諸氏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348頁,第1許惟賢157頁,第1

只語巳䛐也。

段注巳,止也。矣只皆語止之詞。《庸風》母也天只,不諒人只是也。亦借爲是字。《小雅》樂只君子箋云:只之言是也。《王風》其樂只且箋云:其且樂此而已。按以此釋只。與《小雅》箋同。宋人詩用只爲衹字。但也。今人仍之。讀如隻。

从口。象气下引之形。

段注語止則气下引也。諸氏切。十六部。

凡只之屬皆从只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從戰國文字到楷書,只字字形都是從口、像氣下引之形。從口,是說明說話時的器官;像氣下引,是說明聲音、氣流下沉的樣子,由於聲氣下沉而結束,以表示語氣結束的語詞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指事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語巳詞也。从口,象气下引之形。凡只之屬皆从只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