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徐本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豈俱切頁碼第424頁,第10字續丁孫
區
踦區,藏匿也。从品在匸中。品,眾也。
附注朱芳圃《殷周文字釋叢》:「區,當為甌之初文。品象其形,匚所以藏之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品在𠃊。品,眾物也;𠃊,一個區域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豈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2537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02頁,第5字
踦區,
段注逗。㬪韵。
臧隱也。
段注踦區猶《危部》、《𨸏部》之㩻䧢。彼言傾側不安也。此言委曲包蔽也。區之義內臧多品。故引申爲區域,爲區別。古或叚丘字爲之。如區葢亦作丘葢,區宇亦作丘宇是也。或叚爲句曲字。如《樂記》區萌達。卽《月令》之句者畢出,萌者盡達也。
从品在匸中。
段注會意。豈俱切。古音在四部。鄭注《禮記》嫌名曰:若禹與雨,丘與區之類。是可證古音同邱也。
品,
段注逗。
眾也。
段注品下曰:眾𢉙也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《荀子》「投鈎」漢有藏鈎之戲,今有拈鬮字,皆作區,藏匿也。區域當作丘,區區,連字形容詞。
《荀子》之「投鈎(亦作彄)」、漢有「藏鈎」之戲,今有拈鬮字,其鈎,彄、鬮皆=區。區,古音如彄。區區,係連語形容詞。區域=丘⊙域(?)。
《荀子》「投鈎」,鈎亦作彄【叩】,漢有藏鈎之戲,今有拈鬮字,皆區之假字。區古音彄,區區係連語形容詞。
白话解释
区, 踦区,收藏隐匿。字形采用“匸、品”会义,表示品在匸中。品,表示物件众多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、金文字形都像置物架上放置眾多器物之形,以像置物架,從品像眾多器物之形,與「器」字從㗊表示眾多器物相同,並非表示眾人之口的品字。戰國文字則像某一個存放器物的區域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字形從匸,匸的本義為遮掩躲藏,表示收藏器物的地方;從品,表示收藏的對象為眾多的器皿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甲584(甲)

乙6404(甲)

子禾子釜(金)戰國

包2.3(楚)

說文‧匸部

漢印徵西漢

張遷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踦區,藏匿也。从品在匸中。品,眾也。

